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成都市文化经济研究中心2025年度课题申报公告

2025年04月14日

截止日期:2025/05/06 23:59

成都市文化经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设立的成都市第四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中心向社会发布的项目与成都市社科规划项目为同等级别的研究项目。中心致力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市重大战略部署,根植于成都文化经济发展实际,进一步阐释中华文化、天府文化内涵与经济思想,赋能成都文化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按照中心发展规划,现将2025年度课题申报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立足成都建设具有“中华文明魅力、天府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的发展战略需求,聚焦成都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在扎实推进天府文化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数字技术对天府文化经济的赋能路径研究、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为助力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天府文化品牌,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二、选题范围

本次申报不发布具体课题指南。鼓励申请者围绕以下重点方向自行拟定研究课题。基础理论研究方向,该方向聚焦天府文化经济的基础理论体系构建,涵盖文化内涵、价值转化机制、理论框架及国际应用等研究,旨在为文化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逻辑基础;数字经济方向,该方向重点探索数字技术对天府文化经济的赋能路径,包括新媒体传播、数字金融、大数据应用等领域,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协同发展方向,该方向围绕天府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城乡融合、区域协同、产业升级等路径,探索文化资源向经济动能转化的实践策略。申报课题需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力求具有前瞻性、原创性、开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有理论、数据和案例支撑;注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和成都实际、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申报课题名称应表述规范、准确、简洁,不允许使用二级标题。

三、项目类别及结项要求

本中心本年度设重点、一般、自筹三类项目,所有公开发表的成果都须在课题立项后开始计算,并在显著位置标注本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结项成果形式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文本。其中论文要求发表正刊非增刊,专著要求提供查重检测报告,重复率不超过15%,结题后出版。

01

重点项目:资助经费1万元/项。要求在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撰写专著一部,或研究报告且被成都市政府及以上部门采纳或批示。结项成果以四川旅游学院为第一单位。

02

一般项目:资助经费0.2-0.3万元/项。要求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且在知网收录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研究报告被成都市域县处级及以上部门采纳或批示。

03

自筹项目:欢迎申请者带项目与经费进入基地立项,或者自筹经费申报项目,其经费筹集、使用和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及《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的规定。研究期限与结项要求与一般项目同等。

*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自筹经费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可直接结项:研究成果被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教育部《专家建议》、省规划办《重要成果专报》、省委《智库成果专报》、成都市《社科成果要报》等采纳;或在省级以上报纸公开发表,或网络文章点击率10万+。

四、申请条件

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报本年度课题:

01

申报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备必要的研究条件,以支撑课题研究的完成。

02

申报重点课题的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专业技术职称、或副处级以上(含副处级)行政职务,或已取得博士学位。从事政协工作的可适当放宽。

03

申报者所在单位须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和信誉保证。

注1

曾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被终止未满3年或撤项未满5年的,不得申报。

注2

申报者不得抄袭、盗用他人曾经立项研究过的课题;也不得简单重复或变相重复申报者本人曾经立项过的课题。课题申报者承诺信守有关规定,如在立项后被发现有违规者,将立即终止相关课题,并取消课题申报者五年内申报本中心课题的资格。

五、申报办法和时间

01

申报材料包括《课题申报书》《课题论证活页》《意识形态和科研诚信责任承诺书》《课题申报情况汇总表》,详见本公告附件。

02

项目申请者应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此次申报不接受纸质申报,申报者请将《课题申报书》《课题论证活页》《意识形态和科研诚信责任承诺书》《课题申报情况汇总表》电子文档压缩打包,以“成都市文化经济研究中心2025项目申报+申报人单位+申报方向+姓名”命名(同时提交Word版和PDF版)发送至E-mail:cdwhjjyjzx@163.com。

03

申报项目评审结束、立项课题公示后,凡获得立项的课题负责人需提交纸质材料,其中《意识形态和科研诚信责任承诺书》为A4单面打印,1份;《课题申报书》《课题论证活页》为A3双面打印,中缝装订,各一式3份,分开装订,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查合格、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汇总本单位申报者的申报材料,填写完成《课题申报情况汇总表》,A3单面打印,1份,并加盖公章后,将所有申报材料一并邮寄至本中心。本中心不受理个人直接报送的申报材料。

04

自即日起开始受理申报,电子版申报材料应于2025年5月6日24:00前发送至E-mail:cdwhjjyjzx@163.com。

05

邮寄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红岭路459号 四川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都市文化经济研究中心(二教122办公室),唐老师收(15928058077),邮编:610100(请使用顺丰快递寄送)。

六、项目管理

01

课题一经立项,其申请书即成为有约束力的协议,课题负责人必须遵守相关承诺,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按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02

最终成果须与预期成果形式一致,与申报课题主题相关;非课题组成员的成果不得用于课题结题。

03

研究期限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起算,课题要求在2026年4月30前提交结题材料,不得延期。课题所有成果均应在显著位置署上“四川旅游学院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成都市文化经济研究中心资助/立项课题(课题编号:XXX)”,且为成果资助第一单位。

04

凡以书稿形式申请结题,须先由专家鉴定。申请结题时需提交电子文稿和专家鉴定意见,中心有权在保障作者著作权的前提下使用该成果。

05

结题资料的装订。所有结题资料应以结题资料汇编的形式装订成册,封面应使用皮纹纸,封面内容包括课题编号、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单位名称及姓名、课题起止时间。其中装订内容及顺序如下:

(1)结题资料封面及目录;

(2)课题申报书;

(3)课题立项通知;

(4)任务书;

(5)课题研究报告;

(6)课题结题申请表(1式3份,1份装订,其余2份散装);

(7)课题研究成果(对于学术论文,应提交复印件1份,复印内容包括期刊封面、目录、论文全文及封底)。

06

所有立项项目需在2025年11月1日前提交一篇与研究课题相关的3000字左右的《成果要报》作为中期成果。

七、联系方式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红岭路459号 四川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都市文化经济研究中心(二教122办公室)

联系人:唐老师

联系电话:15928058077

邮编:610100

咨询方式:请加入中心官方QQ群(761433654)进行咨询

 

附件1.课题申报书.doc

附件2.课题论证活页.doc

附件3.意识形态和科研诚信责任承诺书.doc

附件4.课题申报情况汇总表.xlsx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成都市文化经济研究中心

  2025年4月12日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