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建设研究中心2025年度项目申报公告
2025年04月14日
截止日期:2025/05/10 23:59
各相关单位: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建设研究中心2025年度项目申报公告》经中心研究决定,即日起面向全国公开发布。现将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紧扣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重大战略定位。研究中心依托成都理工大学多学科优势,聚焦“山水林田湖草城”生命共同体系统研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驱动下的城市转型,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共建共享”为核心理念,以“公园城市塑造、生态价值转化、绿色低碳循环、文化景观融合”为实施路径,系统开展美丽城市建设的基础理论创新与治理实践研究。重点突破城市生态承载力与韧性提升、碳中和技术集成应用、蓝绿空间网络优化、历史文化景观活化等领域,为基础研究赋能实践创新、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助力成都率先建成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标杆样板,为构建城市与自然共生共荣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模式贡献智慧力量。
二、申报基本条件
(一)项目申报者应遵守承诺,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为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性,严格评审纪律,在评审会召开之前,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名义走访评审专家,一经发现,取消当年申报资格。
(二)申报题目自拟,应有科学合理的研究团队和相关学科的研究基础,能发挥团队优势,项目研究要充分反映该研究领域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和原创性,提倡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避免低水平、重复性研究。
(三)项目申报者须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学术新人-研究生项目申报者可为在读博士生或硕士生)。
(四)申报年度内,项目负责人同年度只能向中心申报一个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本中心其他项目的申报;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本中心两个项目的申报。
(五)各高校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审核,保证申报质量。凡主持有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研究项目及本中心项目尚未结题者不得申报。
三、项目类别
本年度课题分为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学术新人-研究生项目、自筹经费课题。重点课题每项资助金额不超过1万元;一般课题每项资助金额不超过0.5万元;学术新人-研究生项目每项资助金额不超过0.3万元;或以自筹经费形式支持,自筹经费课题没有经费。
四、结题要求
(一)重点项目。可以论文或研究报告结题;研究报告需在1年内完成,论文1-2年内完成。以论文形式结题的,需标注“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建设研究中心”,若以论文形式结题的,发表CSSCI/CSCD/SSCI/SCI检索论文1篇或北大核心期刊论文2篇或普刊论文3篇及以上。以研究报告结项,提交不低于5万字的结项报告,并得到市局级相关部门的应用。
(二)一般项目及学术新人-研究生项目。可以论文或研究报告结题;研究报告需在1年内完成,论文1-2年内完成。以论文形式结题的,需标注“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篇或普刊论文2篇及以上;以研究报告(要报)形式结题的,要求研究报告字数3万字以上。
(三)自筹项目(含学术新人-研究生项目中的自筹)。可以论文或研究报告结题;研究报告需在1年内完成,论文1-2年内完成。以论文形式结题的,需标注“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发表普刊论文1篇及以上;以研究报告(要报)形式结题的,要求研究报告字数不低于1.5万字。
立项项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五、受理时间及要求
1.本次受理申报时间从即日起至2025年5月10日截止。提交材料:(1)申报书和论证活页纸质文档均须A3双面打印、中缝装订,每项1份,《活页》夹在《申请书》内。(2)《意识形态责任承诺书》,1份并由申报人签字;(3)申报数据汇总表。申请单位应于截止日期前把审查合格的申报书、论证活页以及意识形态责任承诺书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报送至本中心,同时报送上述材料的电子版,请以文件名“申报单位-姓名-2025年申请书”发送到指定邮箱,逾期不再受理。
2.项目申报书、论证活页以及意识形态责任承诺书请从成都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网站的“下载专区”下载(网址:http://skc.cdut.edu.cn/)。本公告及有关材料同时在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网站和本中心网站发布,欢迎访问、查询、下载(商学院网址:http://www.cc.cdut.edu.cn/;中心网址:https://www.cdut.edu.cn/ryzr/)
3.申请者应认真阅读相关要求,各单位应严格把关,确保填报信息准确、真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若违规申报,将予以通报。
中心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邮编:610059
联系电话:19940581190
电子邮箱:yangkejia18@cdut.edu.cn
联系人:杨老师
附件1:“202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建设研究中心项目申报书”
附件2:“202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建设研究中心项目《课题论证》活页”
附件3:意识形态责任承诺书
附件4:“202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建设研究中心项目申报汇总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建设研究中心
2025年4月3日
附件【附件1:202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建设研究中心项目申报书.doc】已下载72次
附件【附件2:202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建设研究中心项目《课题论证》活页.doc】已下载11次
附件【附件3:意识形态责任承诺书(202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oc】已下载40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