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张昭军著《中国文化史学的历史与理论》
2022年03月03日
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角度看,中国的文化史学科在学术史的梳理和总结、文化史理论方法的建设方面是较为薄弱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术发展。该书的作者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的教学和研究,对此有学术自觉和清醒认识。该书应当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科建设意义,契合了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精神。
——陈其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在中国文化史研究领域,尽管成果很多,但研究者们对于文化史学的理论反思是始终不足的。张昭军教授熟悉这一情况,注重学术史和史学理论积累,近十余年来,发表了系列论文。他在专题论文基础上所形成的这部书稿,很有价值和特色。该书的出版对于推进中国文化研究和文化史学科建设能发挥重要作用。
——黄兴涛(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复兴。而中国文化史,实为改造及发展中华文化最为重要的资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回顾和总结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历史与理论,不仅借知今日文化史学之由来和现状,而且可据以瞻望今后文化史研究之途程,测其趋向。
陈登原《中国文化史》上册书影
《国学季刊》创刊号封面
文化史学是什么?文化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中国文化史研究走过了怎样的道路?问题和出路在哪里?本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学术史的清理和理论的反思,分析梁启超、章太炎、柳诒徵、钱穆以来中国的文化史研究成就,寻绎中国文化史学的理路、风格和特色,并努力解答当下中国文化史研究面临的困惑和问题,期望能为中国文化史学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目录
作者简介
张昭军,山东省淄博市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基地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曾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外籍聘用研究员、东京大学客座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和清代学术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成果曾荣获中国政府出版奖、教育部社会科学成果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等。
![](/img/detail_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