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报指南

2025年10月27日

截止日期:2025/11/30 23:59

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中国气象局主管,依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共建的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发展中与气象有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为国家能源强国和能源安全战略提供有力保障,为推动绿色低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现发布2025年度开放基金课题指南,诚挚邀请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积极申报。

 

一、资助方向

领域1:支撑风电行业快速发展的风能资源精细化监测评估技术

1.风能资源测量新技术研究与高质量数据库建设

2.历史和未来多情景风能资源数据集研制与精细化评估技术研究

3.复杂地形风特性研究

4.风电开发气候环境效应评估技术研究

 

领域2:支撑太阳能发电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技术

1.地面太阳辐射测量新技术研究与高质量数据库建设

2.历史和未来多情景太阳能资源数据集研制与精细化评估技术研究

3.光伏/光热太阳能资源特性研究

4.风光水综合能源利用精细化资源评估技术研究

5.光伏电站开发气候环境效应评估技术研究

 

领域3: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多时空尺度新能源预报预测技术

1.风光发电超短期预报技术研究

2.风能太阳能专业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关键技术研发

3.风能太阳能人工智能预报技术研究

4.风能太阳能短中期预报订正技术研究

5.风能太阳能次季节-季节尺度预报技术研究

6.风能太阳能概率预报技术研究

7.电力负荷预报技术研究与高质量数据库建设

8.适应电力交易的能源气象服务机制研究

 

领域4:保障能源体系安全运行的能源电力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

1.风光电站规划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2.风光发电功率高影响天气预报技术研究与高质量数据库建设

3.能源电力设施专业化气象灾害预警模型研发与高质量数据库建设

4.海上新能源开发高影响天气评估预报技术研究

5.能源电力气象灾害标准体系研究

 

二、课题类型及资助额度

1.重点项目:1-2项/年,单项资助经费25万元左右,由依托单位根据发展需求,定向设置研究内容和承担单位,研究周期为1-2年。

2.面上项目:10-15项/年,单项资助经费10万元左右,资助对象为能源气象领域的科技人员,研究周期为1年。

3.青年项目:15-20项/年,单项资助经费5万元左右,资助对象为能源气象领域的科技人员,研究周期为1年。

 

三、申报要求

1.申请人应认真阅读《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资助方向,拟定研究题目,确定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2.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面向各单位开放申报,重点项目为指令性项目,不予开放申报。

3.项目申请人应具备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对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优秀人员,须由2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推荐,青年项目的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

4.申请人不得将已获资助的研究内容重复提出申请,不得将同一研究内容向不同资助机构提出申请。申请人申请的相关研究内容已获其他途径资助的,须在课题申请书中说明受资助情况以及与其他所申请课题的区别和联系。

5.实验室固定人员可独立申报课题,非固定人员申报时须有实验室固定人员作为课题核心成员,鼓励有实验室固定人员作为课题联合负责人参与课题研究。

6.同年作为负责人申请开放基金课题限1项,作为参加人限2项,此前作为课题负责人获批本实验室开放课题但尚未结题的,本年度不得再申请。

7.课题参研单位(包含主持单位)一般不超过3家。

8.作为企业类部级实验室,课题资助更注重研究成果的落地应用,开放基金课题研究成果应具备应用可行性,对于计划开展应用示范或具备良好应用前景的课题将优先支持。

 

四、申请和受理程序

1.申请人根据以上资助方向填写《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2025年度)》,一式两份,经申请单位和合作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于2025年11月30日(以寄出邮戳为准)前寄交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秘书处(通讯地址附后),并将申请书电子版发送至秘书处邮箱。纸质版和电子版内容须一致,否则视为无效申请书。

收件人:李利秋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邮    编:100081

联系电话:13366999926

秘书处邮箱:nyqxlab@cma.gov.cn

2.课题申请由实验室组织专家评审,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议和依托单位审定后,确定资助课题及资助经费额度,评审意见将及时通知申请者。对于评审不合格的申请书,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统一告知课题主要申请人并向申请人反馈具体原因。项目申请人对评审结果持有争议可于7日内向实验室提交复审请求。

3.申请者根据申请书和评审意见填写《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任务书(2025年度)》,经依托单位主管部门和课题申请单位及合作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正式立项。

 

五、相关说明

请务必认真阅读附件《1.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报指南》及相关附件文档。

申请人如需就指南内容与实验室依托单位联合组队或其他事宜与实验室沟通,可通过如下方式联系:

 

联系人1(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王玫珏   

电话:18210738827

E-mail: wangmeijue@cma.gov.cn

 

联系人2(中国华能集团运营监控与应急指挥中心): 常建华

电话: 15210225336

E-mail: jh_chang@chng.com.cn

 

联系人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戴铁、陈亮

电话: 010-82995452,010-82995130

E-mail: daitie@mail.iap.ac.cn

           chenl@mail.iap.ac.cn

 

 

附件

1.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报指南.docx

2.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2025年度).docx

3.专家推荐表.doc

4.《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管理办法(试行)》.docx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