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外事智库课题指南

2025年10月24日

截止日期:2025/11/10 23:59

为进一步发挥好外事智库服务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作用,助力山西省“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外事领域相关任务谋篇布局,为“十五五”期间山西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研究,现就2025年山西外事智库课题研究发布此指南。

一、研究方向

(一)运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山西外事工作实践的思路和举措研究。

研究目标和内容: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外事委会议精神,结合当前国际形势,科学分析山西“十四五”期间山西外事工作的总体情况、发展成就、短板弱项等,研究提出“十五五”期间推动山西外事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阶段目标、实现路径、具体举措等,积极助力我省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牵头处室:省委外办秘书处)

(二)“十五五”期间山西民间外交工作的创新发展与规划研究。

研究目标和内容:按照党中央关于民间外交工作的总体部署,通过调研重点国家和兄弟省份开展民间外交工作有效路径、经验做法,结合山西工作实际,分析研提包含政策支持、制度建设、平台搭建、人才队伍、经费保障等发展目标,总结形成“十五五”民间外交五年规划框架,推动山西民间外交工作进入新阶段、取得新成就,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牵头处室:友协秘书处、友协对外交流处)

(三)以山西转型发展为重点的对外交往区域国别研究。

研究目标和内容:聚焦能源转型、产业升级、适度多元发展,从我省转型发展政策和布局、优势和劣势、发展方向和合作需求出发,梳理提出互补性或相似性较强的区域(例如:RCEP、中亚、欧盟等)、国别及地方行政区作为潜在交往对象,重点分析跨境电商、数字支付、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合作潜力,探索山西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及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模式。(牵头处室:欧洲非洲处、美洲大洋洲处、亚洲处)

(四)深化山西国际友好城市(友好合作伙伴)合作的对策研究。

研究目标和内容:立足国家总体外交布局与山西转型发展需求,分析我省现有国际友好城市(友好合作伙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重点研究对美国的三个友好省州开展专项研究,并对红州、蓝州、摇摆州分别提出交往方向与避免事项,使山西省与美国友好省州合作关系朝着更稳定、更积极方向发展。(牵头处室:美洲大洋洲处)

(五)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讲好中国故事山西篇章的策略与路径研究。

研究目标和内容: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AI)做好对外宣传交流,特别是外事方面的对外宣传交流,通过加强国际能力传播建设,进一步增强国际社会对山西的了解与认同,提升山西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牵头处室:新闻文化处)

(六)黄河文明在中外文明互鉴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研究目标和内容:立足山西作为黄河文明核心承载区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使命,系统挖掘山西黄河文化的独特内涵与互鉴基因,探索新时代依托山西文化遗产、生态实践和文旅资源推动黄河文明国际传播的路径模式,为服务山西对外开放与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牵头处室:省委外办秘书处)

(七)扩大山西会展业国际影响力的路径和方向研究。

研究目标和内容:从国内外会展行业对外交流的现状和经验入手,对比山西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对外依存以及发展方向的异同,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会展业国际化发展模式,解决山西会展业对外开放度偏低,国际影响力不足等问题,提升山西会展业的乘积效应,强化对地方经济的刺激作用。(牵头处室:综合业务处)

(八)山西外事和涉外管理领域重点问题的分析研究。

研究目标和内容:聚焦山西外事和涉外管理工作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通过研提针对性思路举措,增强涉外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侧重研究山西维护海外利益安全、优化免签政策应用两个方面。(牵头处室:涉外管理处)

(九)山西省外事资源库高质量建设策略研究。

研究目标和内容: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资源库作为承载各类信息资源的关键基础设施,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信息共享具有重要价值。我省亟需建设一个集国际、国内、省内涉外信息为一体、录入查阅便捷、投入较少、操作简单的外事信息资源库。侧重于外事信息资源库的架构设计、技术支撑、成本预算、兼容运营、安全性强、功能完善等方面,为资源库建设提供论证及参考意见。(牵头单位:对外交流中心)

(十)其他需要重点研究的外事领域。

二、申报要求

(一)课题申报管理采取课题申报和委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由申报人自愿申报,如某些研究方向无人申报但确有工作需要,将协商委托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研究。承担课题研究的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应对所承担课题的申报、研究、评审等事宜负责。

(二)前述研究方向为符合我省工作需要的指导性方向。课题申报可参照研究方向并结合学科特点和前期研究成果,就某个角度或突出问题设计研究重点,拟定研究选题。选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与山西实际紧密结合。同一课题项目及以往年度已结题课题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课题,不得申报。承担过以往年度课题但因主观原因未结题者,不得申报。

(三)课题申报人应做好团队组建、研究筹备等工作,填写《山西外事智库课题项目书》和《山西外事智库课题评审意见表》,经其所在部门、单位申报资格审核把关后,于11月10日向山西外事智库办公室(以下简称“智库办公室”)递交。

(四)课题申报工作截止后,智库办公室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资格审查、专家评估,智库领导机构(山西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省委外办”)终审后确定立项课题。立项评审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质量为先、宁缺毋滥。选题角度相近的申报,将由专家组综合申报人资历、以往研究成果和研究基本思路方法预期价值等情况,择优予以立项。

(五)选题经评审予以立项后,智库办公室将书面通知申报人及所在单位启动研究工作,并给予5000元/项的启动经费。未予立项的,不再专门通知。

三、课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突出原创性、开拓性,体现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展开。研究目标明确,问题分析和理论概括要有深度,对策建议务实管用,力戒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二)课题负责人应密切关注党和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和对外交外事工作的相关要求,在课题结题前如遇政策表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研究分析并最终体现到研究成果中去。

(三)牵头处室需与课题负责人加强交流,做好课题立项前的充分沟通、研究中的协调配合以及结项后的成果反馈等,并根据工作需要,为课题负责人提供短期驻办研究的条件;同时,课题负责人有义务确保课题研究进度和质量,研究中期(2026年3月),要向智库办公室报告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四)课题研究涉及国家秘密的,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执行。

四、结题验收及成果运用

(一)课题研究完成后,应于2026年6月底前提交不少于10000字的研究报告和2000字左右的决策建议。决策建议不能简单作为研究报告的简写、摘要,应在科学分析目前现状、存在问题和机遇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下一步工作的针对性意见建议。研究报告和决策建议成稿前应征求省委外办相关职能处室(单位)意见。

(二)智库办公室将组织有关专家结题验收。研究报告和决策建议形式内容不符合要求的,成果未能实现、违反保护知识产权等法规、提供的研究报告不真实的,擅自改变课题名称、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计划和未按规定期限完成的,均不得通过结题验收。评审专家建议需做进一步修改完善的,课题承担人应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并于1个月内再次提交验收申请,仍未通过验收评审的,终止研究任务。

(三)通过结题验收的,智库办公室将书面通知申报人结题验收结果,给予5000元/项的资助经费,并依据课题研究领域和方向,积极向相关主管部门推荐。

(四)研究成果将通过转发、摘发或其他适当形式分别报送中央相关部委,省委、省政府以及各市、各相关部门参阅,推动转化为党委、政府和各级外事部门的决策依据。对获得省领导实质性批示、得到相关部门采纳的,将反馈课题负责人。

(五)课题研究成果需要公开发表的,需注明来源于山西外事智库研究项目。

 附件:1.山西外事智库课题项目书.doc

        2.山西外事智库课题评审意见表.doc

 

中共山西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10月22日        

(联系电话:山西地方外事研究中心李老师18636348801   电子邮箱:reason1223@163.com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