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献出版社近期出版的19本马克思主义研究图书盘点

2025年04月21日

马克思主义作为洞察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体系,其理论根基与实践路径始终相辅相成。从唯物史观到剩余价值理论,经典著作奠定了理解社会矛盾与历史进程的分析框架;而在中国语境中,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与时代化则进一步拓展了理论的实践维度,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与行动路径。
本期书单以理论根基与实践探索为双重视角,既呈现马克思主义核心命题的学理溯源,也展现其在中国语境中的创新性应用,助力读者在理论学习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在实践观察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穿透力,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当代路径。


一、理论根基

1.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精神”研究

王海滨 著

2025年3月出版

ISBN:978-7-5228-5010-8

简介:“精神”问题是建构现代性的一个基本问题。以现实的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关于精神的本质、结构和发展的思想资源与理论财富。与注重主观体验和逻辑分析的精神理论不同,在以实践为基石的历史唯物主义论域中,马克思开辟了一条新的精神理论道路。研究精神问题,如果脱离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框架,就容易忽视实践性、总体性和辩证法而片面拔高精神的地位或者迷失于精神世界的自我陶醉中。就此而言,素来重视德性和境界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中的信仰、观念论、浪漫主义等相关内容,需要更多浸润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心性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智慧以及西方文化中精神研究的相关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丰富唯物史观关于人的解放的基本理论。为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应该更多关注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精神修养。


2.资本统治权批判

蔡垚 著

2025年1月出版

ISBN:978-7-5228-4166-3

简介: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现代性的语境下对资本统治权进行分析和批判,在具体揭示资本统治权的产生、发展及其运作机制的基础上,从生产方式的根基处入手,提出反抗资本统治权的可能性方案,最后从文明形态变革的意义上阐释资本统治权批判的当代价值。对资本统治权相关问题的分析,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现代性权力关系的理解,为在当代建构马克思主义生命政治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奠定理论基础;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和全面地理解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马克思所指认的“抽象成为统治”问题的研究,更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内容。

 

3.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马俊峰 著

2024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28-4233-2

简介:能够进行自主的选择,这是人不同于其他存在的一个显著特征,人类学意义的人的自由,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指选择的自由,而选择本质上就是价值选择,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评价进行的选择。价值论研究本质上属于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相对于我们以往的哲学理论主要建立在科学认知或知识论基础上来说,价值论研究为我们打开了观察世界理解问题的另一个窗口,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思维空间,使我们的哲学理论更能体现、更能发挥其作为方法论智慧的功能。

 

4.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从异化到自由与解放

张亲霞 著

2024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28-3616-4

简介:马克思的伦理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对于我们从整体上认识马克思的思想,对于在现实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无疑有积极意义。劳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互动交往的过程,是幸福的源泉。劳动使人成为人,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文明。劳动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劳动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劳动。本书从马克思伦理思想的产生,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劳动伦理运行机制,劳动异化以及劳动解放与新道德的构建等方面对马克思伦理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5.唯物史观核心概念研究

李永杰 著

2024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28-4374-2

简介:本书主要探讨唯物史观若干核心概念的内涵辨析、在汉语语境中的译介生成,以及在中国的理解、阐释与运用。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对“共同体”“社会有机体”“市民社会”“所有制”“社会存在”“人民”“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分配正义”“货币异化”“金融帝国主义”等唯物史观概念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探讨其中国化发展演变与话语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域,作者运用概念史研究方法做了一些开拓性工作,从核心概念中国化的微观视角切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对学界相关研究有较高参考价值。

 

6.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金融化研究

欧阳彬 著

2024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28-4623-1

简介:本书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的日常生活金融化问题为研究对象,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梳理了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金融化的思想资源、历史生成脉络,揭示了其本质特征、发展趋势及其与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再生产之间的内在关联,从日常生活层面折射并凸显当代资本主义整体结构与发展趋势,最后提出规避日常生活金融化陷阱,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常生活机制为落脚点。

 

7.马克思正义理论研究

陈飞 著

2024年11月出版

ISBN:978-7-5228-4185-4

简介:本书立足于《资本论》及其手稿,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域中,突出真正的正义是生产正义而不是分配正义或权利正义,只有彻底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实质正义。马克思正义理论具有反思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明确立场,为透视和解决当代诸多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研究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有助于澄清当代自由主义者和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误识,从而作出积极回应;有助于在与古典自由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比较视域中彰显马克思正义理论的革命性与超越性,确定马克思正义理论在政治哲学史中的位置;有助于从马克思自身的思想发展史出发,在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揭示马克思正义理论的思想境遇和基本特质;有助于从现实关怀的角度探讨马克思正义理论对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所具有的重要启示。

 

8.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伍云亮 著

2024年10月出版

ISBN:978-7-5228-4173-1

简介:本书运用比较历史和逻辑分析方法研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围绕意识形态对主体的文化与价值建构这一主线,勾勒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演进逻辑。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学说,深入地了解人类历史文化进程,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9.主体重塑何以可能:从马克思到哈特和奈格里
周治健 著

2024年10月出版

ISBN:978-7-5228-4258-5

简介:本书的写作思路是以马克思主体解放理论观照哈特和奈格里主体重塑理论。哈特和奈格里是师生与合作者的关系,两人同属于当代西方左翼,他们的理论关切正是重释马克思主体解放理论。马克思主体解放理论存在一般物质生产逻辑与资本生产逻辑两条线索,唯有超越资本生产逻辑才能实现主体彻底解放。本书将哈特和奈格里主体重塑理论置于马克思的视角之下,认为哈特和奈格里主体重塑理论停留在一般物质生产逻辑层面,而没能达到马克思主体解放理论之资本生产逻辑层级。鉴于此,当代西方左翼部分学者已将理论视线转向中国,从群众路线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寻求破解哈特和奈格里主体重塑理论内在限度的方案。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4年第2期/总第34期)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主办

2024年11月出版

ISBN:978-7-5228-4613-2

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2001年创刊,自2007年以来连续三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21年获得我社优秀集刊奖,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本集刊从2015年起改版,每年出版两期,主要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论文、评论和学术信息,主要栏目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等。

 

11.马克思主义文艺伦理研究(第二辑)

李进书 主编

2024年10月出版

ISBN:978-7-5228-3532-7

简介:《马克思主义文艺伦理研究》是河北大学文学院马克思主义文艺伦理研究团队创办的学术集刊。该集刊主要研究中外马克思主义论著中的文艺伦理理论和文艺伦理思想,旨在挖掘马克思主义文艺伦理研究方面富有深意的话题,推进学界在这一学术空间内的探索和对话。该集刊已经连续出版两年。本书为第二辑,设置艺术自主与未来共同体、现代性伦理批判与审美救赎、艺术哲学与技术伦理反思等七个栏目,共收录 15篇文章,内容涉及艺术自主与良善生活建构、马克思主义未来诗学与詹姆逊后现代乌托邦的话语构建、从确定性寻求的悖论看精神生态的重建、悲剧性文本的伦理潜能、电影技术伦理批判、论主体的自由意志、克里斯托弗·门克审美自主理论研究等,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二、中国实践

1.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彭蓉 著

2025年3月出版

ISBN:978-7-5228-5153-2

简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并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根”“脉”“形”“魂”进行了整体性考察。本书在梳理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基础上,探究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考察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样态与主要载体,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理论凝练的原则方法,提炼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精髓要义,归纳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特征。同时,本书着眼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伟业,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培育和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对策建议,展望了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未来图景。

 

2.新时代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政治经济学视域

黄聪英 著

2025年3月出版

ISBN:978-7-5228-4643-9

简介: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从理论体系、评价体系和对策体系等方面对中国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做了积极探索。本书在广泛收集、研究实体经济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构建分析实体经济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态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分析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总结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和教训,探寻新时代推动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为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实体经济根基提供决策依据。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理论创新研究

王延隆 著

2024年2月出版

ISBN:978-7-5228-4637-8

简介:青年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始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本书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理论创新为研究对象,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现实条件、内容品质、实践方略、世界意义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探求如何应对发展中的中国青年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本书对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理论探析及所提出的一系列观点,有助于拓展现有研究的问题视域和理论空间,助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学理阐释和经验总结,并为其体系构建提供理论借鉴。

 

4.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

谢霄男 唐元松 著

2024年11月出版

ISBN:978-7-5228-4489-3

简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一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优秀传统价值观问题,从系统的视角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传统价值立场、价值目标、价值思维及价值路径,剖析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对中国式现代化开拓进程的影响与作用机理。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传统价值观要素的深入挖掘,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于中国式现代化开拓推进的根基意义,进而指引现实实践中更加主动自觉地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资源,以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挖掘优秀传统价值观资源。

 

5.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

侯守杰 著

2024年10月出版

ISBN:978-7-5228-4404-6

简介: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鲜明的问题导向出发,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范式,以共同体为研究视角,采取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辩证的矛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主要围绕历史维度、理论维度、现实维度、实践维度四个方面对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进行系统化论述。按照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演变发展完善的研究主线,遵循“何为(概念界定)——何以缘起(时代诉求、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何以可能(历史考察)——何以可行(理论认知)——何以必然(实践探索)——为何建设(困境解构)——如何建设(实现进路)”的逻辑链条予以推进。理论是为指导实践而服务的,运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恩格斯历史合力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乡村治理思想以及借鉴源自西方的集体行动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乡村治理”与“共同体”是互构联结关系和“价值—主体—秩序—行动”的互动分析框架展开深入探讨。

 

6.统一战线话语体系建构机制研究

杨彬彬 著

2024年10月出版

ISBN:978-7-5228-3688-1

简介:统一战线话语体系是由不同要素构成的多样态表达体系,既包括诸多的概念、命题、论断等,又基于具体的表达功能形成了不同的样态,具有鲜明的历史演进性、阶段转换性和时空标识性。本书坚持大历史观和唯物史观,着眼于统一战线话语体系建构的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在对统一战线话语的思想基础、历史逻辑、文化资源、传播机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索建构新时代统一战线话语体系的基本问题,深入剖析统一战线话语体系建构的“元问题”,揭示统一战线话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达特点、目标指向、演进逻辑和深层规律,在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结合中总结统一战线话语演进的历史经验,针对性地提出建构策略。

 

7.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刊(2024年卷/总第14卷)

李华锋 姜爱凤 主编

2024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28-4377-3

简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刊》是由山东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中外社会主义比较研究基地)和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年刊。自2011年创办以来,已经连续出版13卷,在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2024年卷(总第14卷)共包括四个研究栏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世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所载文章均为2023年发表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复旦大学学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等重要期刊上的论文,作者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本集刊对于学界了解与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前沿议题具有参考价值。

 

8.复旦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4年第2辑 总第2辑

李冉 主编

2024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28-4788-7

简介:《复旦马克思主义评论》是复旦大学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集刊。以本书为载体的马克思主义多学科、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将有助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支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复旦学派”。本辑共设置5个栏目,分别为:特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党史党建论苑、强国论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本辑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涵盖了现代化理论、数字经济、宏观调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史党建、教育发展等多个领域,不仅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也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分析。

 

来源:社科文献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