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
2024年07月23日
截止日期:2024/08/20 23:59
本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ICIC2024)的主题是:记忆的跨文化流动与数字时代的记忆建构。即日起公开征稿,诚邀海内外学者共襄盛会。
会议主旨
全球化社会的演进和数字媒介的发展,推动记忆在不同国家、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跨文化记忆由是日益突出,成为新的社会文化现象。跨文化记忆是指在文化记忆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记忆者、记忆内容、记忆形式、记忆实践等经常性地流动与转换时空。例如,“全球议题”会成为人们本地经验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跨文化记忆符号出现、跨文化群体之间建构了差异性的文化记忆并展开对话、社交媒体中形成了诸多跨文化的记忆网络等。跨文化记忆不再强调“记忆之场”,而是聚焦“记忆之旅”。这挑战了记忆研究长期采用的民族主义研究路径,呼唤转向跨文化的记忆研究。
跨文化记忆实践在数字时代如火如荼地开展,带来新的记忆机会,也引发诸多问题。例如,数字时代的跨文化记忆的建构主体不再囿于大众媒介等传统的社会机制,记忆的权威性遭到挑战,而多元记忆者之间的博弈、竞争乃至冲突,增加了集体记忆建构的复杂性;数字形态的跨文化记忆的连接性,催生了海量的、膨胀的、加速的记忆,而数字化的、碎片化的、个体化的记忆挑战认同的稳定性;虚假记忆(如伪纪录片)与别有用心的“反记忆”在社交媒体流行;算法等“非人行动者”冲击跨文化记忆等。由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呼唤共享的人类记忆,且记忆是影响跨文化理解与认同(如自我认同、群体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与跨文化认同)的关键因素,因此上述问题会影响认同的建构。
基于此,本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将以“记忆的跨文化流动与数字时代的记忆建构”为会议主题,共商数字时代的跨文化记忆与认同的关系,以期从跨文化记忆与认同建构角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践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思考与借鉴。
分论坛设置
本次会议聚焦但不限于如下主题:
1. 数字时代和跨文化视域下记忆理论与认同理论研究
2. 记忆的跨文化生产与流动研究
3. 数字交往中的跨文化记忆对认同的影响研究
4. 数字时代全球公共事件的跨文化记忆研究
5. 跨文化记忆转化与认同建构研究
6. 其他相关研究议题
会议日程
时间:2024年9月13日-15日
(9月13日报到,9月15日下午离会)
地点:中国武汉大学
投稿要求
1.来稿时间与收稿电子邮箱:
截稿时间:2024年8月20日
投稿邮箱:icichina2024@163.com
2. 论文字数约为8000~15000字,关键词3-5个。
3. 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格式、注释、引文和参考文献)请参照《中国社会科学》的体例要求。
4. 论文中英文均可,会议将做中英文互译。
5. 论文使用word文档撰写。
6. 论文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交,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7. 所提交论文应未在其他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等出版物上公开发表。
8. 论文正文后需附作者简介(字数在100字左右),包含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国籍、电子邮件、电话、地址、邮编等相关个人信息。
联系方式
会议召集人
单波
会议联系人
吴世文 18986281876
肖劲草 027-68756616
会务联系邮箱
icichina2024@163.com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4年7月8日


推荐内容
- 江西省发展改革委生态文明处2025年度委托研究课题征集公告
- 关于申报中国教育后勤协会2020年课题的通知
- 《科学与社会》(CSSCI)“STS研究”版块2021年征稿启事
- 【C刊|北核】2025年《法学研究》论坛征稿启事
- SSC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征稿: 银行服务环境中的不文明行为
-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论坛(2019)暨中国美国经济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项目申报通知
- 【C刊|北核】《上海经济研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大主题专栏征文启事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选题与投稿简则
- 第十二届青年法史论坛暨“中华法治文明与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学术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