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学年鉴·2019—2021》论文征集启事
2021年05月31日
截止日期:2021/07/31 23:59
《中国艺术学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编撰的国内首部艺术学综合门类学科年鉴。《年鉴》整体展现了中国艺术学各学科纵深发展趋向,现有艺术学理论、音乐学、舞蹈学、戏剧戏曲学、电影电视艺术学、美术学、设计学7个分卷。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学术传统,推动艺术学研究,实现《年鉴》荟萃经典的功能,《中国艺术学年鉴·2019—2021》卷拟就上述7个学科研究方向,面向全国广泛征集入鉴论文。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承办单位:《中国艺术年鉴》编辑部
支持单位: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二、征集方式、范围和时间
征集方式: 论文作者自荐,同时欢迎期刊、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择优推荐。
征集范围: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写作或发表的艺术学研究方向的论文,包括《年鉴》所涵盖的艺术学理论、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美术、设计等艺术学科领域,均可投稿。论文不限是否已发表(投稿的同时需提供相应材料,详见“六、投稿方式及要求”)。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7月31日。
三、论文要求
1.论文具有学术创新性与引领性,选题有助于艺术学相关学科基础性研究的持续发展,有助于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有助于推动我国学术发展和文艺繁荣。
2.论文可为某一艺术学科年度热点问题的深入研究,也可为相关艺术学科的宏观论述或比较研究。
3.论文须保证真实性,符合学术规范,文责自负。如发现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认定办法参照教育部2016年第14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第四章的第二十七条),将取消参评资格。
4.论文正文不超过2万字,注释均采用脚注形式,文末标明作者单位、职称与职务(若无职务,仅职称)。
四、评选方式
邀请艺术学相关领域专家,组建评审委员会。从评审委员会中随机抽取评审专家,组织开展初评、复评及终评,最终评选出30篇左右优秀论文入鉴。
五、获选权益
1.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全文收录于《中国艺术学年鉴·2019—2021》,并给予相应稿酬。
2.入鉴论文作者受邀参加《中国艺术学年鉴·2019—2021》新书发布会,获颁入鉴证书。
六、投稿方式及要求
请将投稿所需材料发送至邮箱:ysnjbjb@126.com。邮件主题格式为:《中国艺术学年鉴》投稿+学科+姓名。
材料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推(自)荐表》(见附件)。
2.投稿论文WORD版文件。
3.原创论文需提供重合率低于12%的查重报告。
4.已发表文章,需提供发表期刊原页PDF版文件(含期刊封面、目录与论文页)。
收到初评入选通知邮件的作者,请寄送参评论文的纸质文件(内容同上),一式三份,请在信封上注明“《中国艺术学年鉴》投稿+学科+姓名”。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年鉴》编辑部收,邮编:100012。
联系人:关莉丽
联系电话:13552980793 010-64923835
附件:《中国艺术学年鉴·2019-2021》入鉴论文推(自)荐表.doc
附件:
《中国艺术学年鉴·2019—2021》入鉴论文推(自)荐表
作者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工作单位 |
|
学位 |
|
专业方向 |
|
职务/职称 |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
|
论文名称 |
|
是否为第一作者 |
|
||
发表期刊 及发表时间 |
|
||||
学术 履历 (300字内) |
|
||||
论文 摘要 (500字内) |
|
||||
推(自) 荐意见
|
推(自)荐人签字: 年 月 日 |
||||
初评 意见
|
评审人签字: 年 月 日 |
||||
专家 评审 意见 |
评审人签字: 年 月 日 |
《中国艺术年鉴》编辑部
2021年5月28日
![](/img/detail_f.png)
![](/img/202402rt.png)
推荐内容
- 2020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申报通知
- 第二十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暨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2024年年会启事
- 《福建教育》征稿启事及2024年重点选题
- 关于申报2020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的通知
- 2020年度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工商联专项课题招标通知
- 北京市统计局关于招募《北京宏观经济预警监测体系研究》课题合作研究单位的通告
- 2024年第六届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学术年会暨“新质生产力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征文启事
- 全国教育人类学学会课题(2024年)申报通知
- 2025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专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 【今日讲座】仪式背后的真相:唐代地方官府水旱祈祷与区域治理
![](/img/advertising_pc_2.png)
![](/img/advertising_pc_1.png)